铜版

解释: tóng bǎn
1.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。中国后晋天福年间(公元936-943年)曾用铜版印刷《九经》﹔十一世纪初﹐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。 2.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﹐叫"铜版印刷"。 3.照相﹑雕刻﹑电铸等铜版的总称。主要用于印刷照相﹑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。

分词解释


》 的解释:


(銅)
tóng
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: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

笔画数:11;
部首:钅;
笔顺编号:31115251251


》 的解释:


bǎn
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:木版书。活字版。底版。修版。
印刷物排印一次(可多次印刷)及有关的事物:排版。再版。版本。出版。版权。
报纸的一面:头版头条重大新闻。
打土墙用的夹板:版筑(筑土墙)。
户籍:版图(原指户籍和地图,现泛指国家疆域,如“我国版版辽阔”)。

笔画数:8;
部首:片;
笔顺编号:32153354


上一篇: 铜片 下一篇: 铜版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