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泥

解释: fó/fú/bì/bó ní/nì
1.古国名。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。宋太平兴国二年始朝贡于宋。也写作"渤泥"。

分词解释


》 的解释:



梵语“佛陀”,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,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:佛爷。佛像。借花献佛。
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:佛家。佛寺。佛老。佛经。佛龛。佛事(佛教徒诵经、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)。
ɑuddha



〔仿佛〕见“
古同“拂”,违背,违反。仿”。
ɑuddha



古同“弼”,辅弼。
ɑuddha



古同“勃”,兴起。
ɑuddha

笔画数:7;
部首:亻;
笔顺编号:3251532


》 的解释:



土和水合成的东西:泥巴。泥垢。泥浆。泥煤。泥淖(泥污的洼地)。泥泞。泥洼。
像泥的东西:枣泥。山药泥。印泥(盖图章用的印色)。蒜泥。



 ㄋㄧˋ
涂抹:泥墙。泥缝儿(f坣gr )。
固执,死板:拘泥。泥古(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,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)。泥守。

笔画数:8;
部首:氵;
笔顺编号:44151335


上一篇: 佛法僧 下一篇: 佛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