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孙权(182-252)

解释: sūn/xùn quán (182-252)
即“吴大帝”。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。字仲谋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东汉末,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。公元208年,和刘备联合,大败曹操于赤壁。222年,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。229年称帝,国号吴,都城建业(今江苏南京)。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(今台湾)。

分词解释


》 的解释:


(孫)
sūn
儿子的儿子:孙子。孙女。
跟孙子同辈的亲属:外孙。侄孙(侄儿的子女)。
孙子以后的各代:曾(z卬g )孙(孙子的子女)。玄孙(曾孙的子女)。子孙(儿子和孙子,泛指后代)。王孙(贵族的子孙后代)。
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孙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
姓。


(孫)
xùn
古同“逊”。

笔画数:6;
部首:子;
笔顺编号:521234


》 的解释:


(權)
quán
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:政权。权力。权威。权贵。权柄。权势。生杀予夺之权。
有利的形势:主动权。
变通,不依常规:权变。权谋(随机应变的计谋)。权术。智必知权。
暂且,姑且:权且。
秤锤:权衡。
衡量,估计:权其轻重。
姓。

笔画数:6;
部首:木;
笔顺编号:123454


上一篇: 孙曾 下一篇: 孙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