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甲午战争

解释: jiǎ wǔ zhàn zhēng
1894-1895年,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。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,所以称甲午战争。

分词解释


》 的解释:


jiǎ
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:甲子。花甲(六十岁的人)。
居于首位的,超过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
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:一甲(名为“进士及第”);二甲(名为“进士出身”);三甲(名为“同进士出身”)。
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
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:甲板。装甲车。
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:龟甲。
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甲。
旧时户口编制单位:保甲。甲长。
植物果实的外壳:甲坼(外表裂开)。
古同“胛”,肩胛。

笔画数:5;
部首:田;
笔顺编号:25112


》 的解释:



地支的第七位,属马。
用于计时:午时(白天十一点到一点)。午间。午饭。午睡。午休。午夜(半夜、子夜)。
古同“忤”、“迕”,逆,背。

笔画数:4;
部首:十;
笔顺编号:3112


》 的解释:


(戰)
zhàn
打仗:战争。战机。战绩。战略。战术。战国(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
泛指争斗,比高下:论战。争战。
发抖:战抖。寒战。胆战心惊。
姓。


笔画数:9;
部首:戈;
笔顺编号:212511534


》 的解释:


zhēng
力求获得,互不相让:争夺。竞争。争长论短。
力求实现:争取。争气。争胜。
方言,差,欠:总数还争多少?
怎么,如何(多见于诗、词、曲):争不。争知。争奈。


笔画数:6;
部首:刀;
笔顺编号:355112


上一篇: 甲午农民战争 下一篇: 甲午风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