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转发
  • 反馈

魏公扫

解释: wèi gōng sǎo/sào
1.见"魏勃扫门"。

分词解释


》 的解释:


wèi
古代宫门上的楼台:魏阙(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,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,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)。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北部、陕西省东部、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。
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。
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:北魏。魏碑(北朝碑刻的统称)。
姓。

笔画数:17;
部首:鬼;
笔顺编号:31234531325113554


》 的解释:


gōng
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国家,社会,大众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让大家知道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敬辞,尊称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雄性的:公母。公畜。
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姓。
母私婆

笔画数:4;
部首:八;
笔顺编号:3454


》 的解释:


(掃)
sǎo
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:扫地。
清除,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扫荡。一扫而空。
全,尽,尽其所有:扫数(sh?)。
低落,丧失:扫兴(x宯g )。
描画:扫描。扫眉。
迅速横掠而过:扫射。扫视。
结束,了结:扫尾。
祭奠:扫墓。祭扫。


(掃)
sào
〔扫帚〕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。
(掃)

笔画数:6;
部首:扌;
笔顺编号:121511


上一篇: 魏公子 下一篇: 魏勃扫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