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词解释
《知》
的解释:
知
zhī
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
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
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
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知
zhì
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笔画数:8;
部首:矢;
笔顺编号:31134251
《二》
的解释:
二
èr
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
双,比:独一无二。
两样,别的:二话。不二价。
两
笔画数:2;
部首:二;
笔顺编号:11
《五》
的解释:
五
wǔ
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脏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
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
笔画数:4;
部首:二;
笔顺编号:1251
《而》
的解释:
而
ér
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
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而不烈”。f.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,如“侃侃而谈”。g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,如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”)。
表(从……到……):从上而下。
笔画数:6;
部首:而;
笔顺编号:132522
《未》
的解释:
未
wèi
不,不曾,没有:未必。未曾(c唍g )。未来。未尝。未竟(没有完成的)。未及(a.没有来得及;b.没有达到)。
地支的第八位,属羊。
用于记时:未时(下午一点至三点)。
放在句末,表示疑问:“君除吏尽未?吾亦欲除吏”。
已
笔画数:5;
部首:木;
笔顺编号:11234
《识》
的解释:
识
(識)
shí
知道,认得,能辨别: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刵g )。识途老马。
所知道的道理:知识。常识。
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识
(識)
zhì
记住:博闻强识。
标志,记号。
笔画数:7;
部首:讠;
笔顺编号:4525134
《于》
的解释:
于
yú
介词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于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于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于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
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于未来)。
姓。
笔画数:3;
部首:二;
笔顺编号:112
《十》
的解释:
十
shí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
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
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
笔画数:2;
部首:十;
笔顺编号:12